118、我有特殊的回信技巧
太子跟陛下一样,不好糊弄!――by满朝文武
对着扶苏明明盈满了笑意却让人双腿战战恨不得跪下的眼神,在场六百多官员没有一个再敢抬头与之对视,纷纷恭敬的躬身垂首。
李斯和尉缭对了一个眼神,同时放下心来。
以尉缭的身体状况,他早就得到了嬴政的特许,不必来大朝会受罪,平日有事情上奏都是直接前往大书房中,与真正能够拿主意的朝臣一同商讨,今日正是为了以防万一年轻的太子压不住故意来找碴的场面,他才亲自出现在此。
可尉缭千思万想也没考虑到太子刚刚压下朝臣们对郡县制的抵抗,转眼竟然又将修路这等大事摆在眼前。
按照陛下当初与重臣们的设想,既然天下已定,对待士人自然是和风细雨、潜移默化收拢天下文人的心最好,因此,首先要对朝臣强调的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和统一文字,进而收缴百姓手中私藏的兵器。
修路虽然也是重要的事情,可既然六国已亡,此事自然不必如此着急,可以稍微诺后一些处置。
可太子的思路显然与陛下有所偏差,看过李斯上书的《治国十略》之后,将修路放在了首位,并且将其当做自己监国处置政务上第一件立威的事情――这时候别提什么“分封制”还是“郡县制”,陛下心里早就想好了郡县制,朝堂上只会争长道短的学子们争辩得再激烈,也只是为了对他们狠狠打脸,认下陛下的选择是正确的。
尉缭略一思索,心头已经有了主意,他举止依旧狂放不羁,在朝臣还没反应过来扶苏决定的时候的主动开口,面带疑惑询问道:“老臣请问太子修建道路,意欲何为?”
扶苏把修路当成比整理文字更加重要的事情,将其列在首位,心中自然早就做好了被朝臣询问的准备。
听到尉缭的询问,扶苏毫不停顿的说:“诸位皆知各郡县境内不稳,此其一,也是扶苏最看重的一点;蒙恬上将军驻守西北、王翦上将军带领大军驻守东南,都需要长期运送粮草,此事想必各位也很清楚,但道路艰难,频频弯绕翻折,运送的路上耗费了多少粮草,恐怕就没有多少人清楚了――可有哪位官员知道此事?”
王绾已经听出扶苏话中的意思,站在原地笑而不语,他身后隶属于丞相府的一名小官悄悄向前迈了一步,没等开口已经后悔的退回原地,沉默了一阵子之后,他见满朝无人应答,终于挂着满脸懊悔之色出列,十分紧张的绷着嗓子说:“启禀太子,运送往两处军营的粮草,几乎全耗费再路途之中了。”
他忍不住擦了擦额头流下的汗水,可怜巴巴的说:“苍天可证,派出的官员绝没有在路上侵吞粮草啊!”
扶苏抬手做了个安抚的姿势,温和的说:“你起来吧,丞相府诸位辛苦,孤没有治罪的意思,只是希望能够让当朝官员都清楚我大秦粮仓之中的粮草到底有多少能够最终送到军营之中,供应边疆的将士们。”
丞相府的书吏听到扶苏没有怪罪的意思,赶忙激动的爬起来,可等到扶苏又一次提起路上损耗具体数字的时候,他不由得垮下脸,小声道:“回太子,百中无一能到边关。”
书吏话音一落,满朝文武除了丞相府中掌管此事的官员,无人不被他剖白的数字吓得胆战心惊。
> 。
扶苏似乎十分无奈的叹息一声,再开口时,语调下降了不少,折射出慢慢的抑郁之气:“百姓收获不易,大秦征战十年,消耗之数远超想象,扶苏当初年幼,无能为父皇排忧解难,现在已经长成,只盼着能行一朝事、存万年之用――修道之事,势在必行。”
落定此事,今日的大朝会告一段落,扶苏深深的看了四名成丁的弟弟一眼,留下充满鼓励意味的笑容,带着嬴政留下的心腹重臣前往大书房中商讨修道的细节问题。
他刚一坐下,内侍梁马上捧上一方漆盒,凑在扶苏耳边轻声解释:“这是胡亥公子派人送回来的。”
漆盒还没落入扶苏掌心,一抹温存的笑容已经在他唇角绽开,霎时消融了深秋的萧瑟。
扶苏双手轻轻绽开漆盒,盒中摆了一卷规整的锦帛,而锦帛下压着一枚半红半青的枫叶,他嘴角笑意加深,绽开锦帛之后,锦帛上洋洋洒洒写满了读书心得体会,唯独末尾笔意无法接续――胡亥写下这几行字的时候,心中显然犹豫不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扶苏眼中笑意越发深厚,心中默念“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胡亥随父王离去已经月余,若说“白露”时节他亲手采摘了这枚枫叶派人送回咸阳宫,那么当时他同自己可不就是隔着一条大河?还真应了这句“在水一方”。
只不过“伊人”?
扶苏嘴角的笑容凝滞,剑眉高高扬起,脸上的神情变作了似笑非笑的克制,心中道:胡亥年岁不大,这手调情的本事却像是与生俱来似的,天赋惊人。
自己被他占便宜了吧,怎么能让胡亥独占鳌头呢?
扶苏略一思索,翻过锦帛,顺手写上八个字,取出红叶,将用惯的镇纸放入漆盒之中,给了内侍梁一个眼色,吩咐道:“发回给胡亥。”
扶苏的话音未落,书房外已经响起脚步声,他一抬眼,李斯干瘦的身影已经出现在视野之中。
李斯拱手笑道:“太子。”
李斯从来都是实干家,扶苏的选择虽然与他侧重点不同,却没有逃出李斯《治国十略》的设想,转瞬之间,他已经跟上了扶苏的想法,直接商谈:“太子既然提出修路之事,任命何人,太子心中有所决断了吗?”
扶苏点点头,对着李斯丝毫不隐瞒:“若说天下水土,无人能出郑国之右,扶苏不做第二人想。”
他正说着,白发苍苍却身形壮硕的郑国已经大笑着出现在门外,他粗哑着嗓子高声道:“承蒙太子不嫌弃,老夫自当尽力,今日归来,需要首先修整的路途已经勘察完毕!”
郑国话没说完,眼睛已经落在扶苏面前摆放的热汤上,几步走到扶苏面前,大笑着捧起碗:“多谢太子赏赐,路上做的东西真是没法吃――老夫再喜欢炙烤的鲜肉,也不能一口气吃它十天半个月!真是觉得浑身都不是味儿了!”
“老叔真是好眼力,看出来这些都是给您预备的了。”扶苏笑着应承起来,很快与边吃边说的郑国商讨起了修路的杂事,可他却不由自主的分出一丝心神想象着胡亥接到自己回信时候,会是一副什么模样。 展开全部内容
对着扶苏明明盈满了笑意却让人双腿战战恨不得跪下的眼神,在场六百多官员没有一个再敢抬头与之对视,纷纷恭敬的躬身垂首。
李斯和尉缭对了一个眼神,同时放下心来。
以尉缭的身体状况,他早就得到了嬴政的特许,不必来大朝会受罪,平日有事情上奏都是直接前往大书房中,与真正能够拿主意的朝臣一同商讨,今日正是为了以防万一年轻的太子压不住故意来找碴的场面,他才亲自出现在此。
可尉缭千思万想也没考虑到太子刚刚压下朝臣们对郡县制的抵抗,转眼竟然又将修路这等大事摆在眼前。
按照陛下当初与重臣们的设想,既然天下已定,对待士人自然是和风细雨、潜移默化收拢天下文人的心最好,因此,首先要对朝臣强调的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和统一文字,进而收缴百姓手中私藏的兵器。
修路虽然也是重要的事情,可既然六国已亡,此事自然不必如此着急,可以稍微诺后一些处置。
可太子的思路显然与陛下有所偏差,看过李斯上书的《治国十略》之后,将修路放在了首位,并且将其当做自己监国处置政务上第一件立威的事情――这时候别提什么“分封制”还是“郡县制”,陛下心里早就想好了郡县制,朝堂上只会争长道短的学子们争辩得再激烈,也只是为了对他们狠狠打脸,认下陛下的选择是正确的。
尉缭略一思索,心头已经有了主意,他举止依旧狂放不羁,在朝臣还没反应过来扶苏决定的时候的主动开口,面带疑惑询问道:“老臣请问太子修建道路,意欲何为?”
扶苏把修路当成比整理文字更加重要的事情,将其列在首位,心中自然早就做好了被朝臣询问的准备。
听到尉缭的询问,扶苏毫不停顿的说:“诸位皆知各郡县境内不稳,此其一,也是扶苏最看重的一点;蒙恬上将军驻守西北、王翦上将军带领大军驻守东南,都需要长期运送粮草,此事想必各位也很清楚,但道路艰难,频频弯绕翻折,运送的路上耗费了多少粮草,恐怕就没有多少人清楚了――可有哪位官员知道此事?”
王绾已经听出扶苏话中的意思,站在原地笑而不语,他身后隶属于丞相府的一名小官悄悄向前迈了一步,没等开口已经后悔的退回原地,沉默了一阵子之后,他见满朝无人应答,终于挂着满脸懊悔之色出列,十分紧张的绷着嗓子说:“启禀太子,运送往两处军营的粮草,几乎全耗费再路途之中了。”
他忍不住擦了擦额头流下的汗水,可怜巴巴的说:“苍天可证,派出的官员绝没有在路上侵吞粮草啊!”
扶苏抬手做了个安抚的姿势,温和的说:“你起来吧,丞相府诸位辛苦,孤没有治罪的意思,只是希望能够让当朝官员都清楚我大秦粮仓之中的粮草到底有多少能够最终送到军营之中,供应边疆的将士们。”
丞相府的书吏听到扶苏没有怪罪的意思,赶忙激动的爬起来,可等到扶苏又一次提起路上损耗具体数字的时候,他不由得垮下脸,小声道:“回太子,百中无一能到边关。”
书吏话音一落,满朝文武除了丞相府中掌管此事的官员,无人不被他剖白的数字吓得胆战心惊。
> 。
扶苏似乎十分无奈的叹息一声,再开口时,语调下降了不少,折射出慢慢的抑郁之气:“百姓收获不易,大秦征战十年,消耗之数远超想象,扶苏当初年幼,无能为父皇排忧解难,现在已经长成,只盼着能行一朝事、存万年之用――修道之事,势在必行。”
落定此事,今日的大朝会告一段落,扶苏深深的看了四名成丁的弟弟一眼,留下充满鼓励意味的笑容,带着嬴政留下的心腹重臣前往大书房中商讨修道的细节问题。
他刚一坐下,内侍梁马上捧上一方漆盒,凑在扶苏耳边轻声解释:“这是胡亥公子派人送回来的。”
漆盒还没落入扶苏掌心,一抹温存的笑容已经在他唇角绽开,霎时消融了深秋的萧瑟。
扶苏双手轻轻绽开漆盒,盒中摆了一卷规整的锦帛,而锦帛下压着一枚半红半青的枫叶,他嘴角笑意加深,绽开锦帛之后,锦帛上洋洋洒洒写满了读书心得体会,唯独末尾笔意无法接续――胡亥写下这几行字的时候,心中显然犹豫不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扶苏眼中笑意越发深厚,心中默念“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胡亥随父王离去已经月余,若说“白露”时节他亲手采摘了这枚枫叶派人送回咸阳宫,那么当时他同自己可不就是隔着一条大河?还真应了这句“在水一方”。
只不过“伊人”?
扶苏嘴角的笑容凝滞,剑眉高高扬起,脸上的神情变作了似笑非笑的克制,心中道:胡亥年岁不大,这手调情的本事却像是与生俱来似的,天赋惊人。
自己被他占便宜了吧,怎么能让胡亥独占鳌头呢?
扶苏略一思索,翻过锦帛,顺手写上八个字,取出红叶,将用惯的镇纸放入漆盒之中,给了内侍梁一个眼色,吩咐道:“发回给胡亥。”
扶苏的话音未落,书房外已经响起脚步声,他一抬眼,李斯干瘦的身影已经出现在视野之中。
李斯拱手笑道:“太子。”
李斯从来都是实干家,扶苏的选择虽然与他侧重点不同,却没有逃出李斯《治国十略》的设想,转瞬之间,他已经跟上了扶苏的想法,直接商谈:“太子既然提出修路之事,任命何人,太子心中有所决断了吗?”
扶苏点点头,对着李斯丝毫不隐瞒:“若说天下水土,无人能出郑国之右,扶苏不做第二人想。”
他正说着,白发苍苍却身形壮硕的郑国已经大笑着出现在门外,他粗哑着嗓子高声道:“承蒙太子不嫌弃,老夫自当尽力,今日归来,需要首先修整的路途已经勘察完毕!”
郑国话没说完,眼睛已经落在扶苏面前摆放的热汤上,几步走到扶苏面前,大笑着捧起碗:“多谢太子赏赐,路上做的东西真是没法吃――老夫再喜欢炙烤的鲜肉,也不能一口气吃它十天半个月!真是觉得浑身都不是味儿了!”
“老叔真是好眼力,看出来这些都是给您预备的了。”扶苏笑着应承起来,很快与边吃边说的郑国商讨起了修路的杂事,可他却不由自主的分出一丝心神想象着胡亥接到自己回信时候,会是一副什么模样。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