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讨伐李密
李密新败,元气尚未恢复,潞州刺史这时仅有兵马六千余人,虽占据着险要之地防守,但在唐军的猛攻之下,只坚守了不到五日,芒夫关便被唐军攻破,李密任命的潞州刺史也死于乱军之中。
李隐随即挥兵南下,没用多少时间,便将潞州全部收复,然后继续率领大军向泽州进军,一路势如破竹,基本没遇到什么像样的阻拦。
泽州刺史是李密的心腹大将王伯当,他与李隐也算是老朋友了,当年李隐为瓦岗寨十头领的时候,王伯当也已在瓦岗寨,两人虽未深交,但关系也并不算差。
因为兵力不多,所以王伯当将泽州其余城池的兵力,全都集中在了泽州治所晋城,打算死守晋城。
李隐兵围晋城后,让人在城下喊话,劝王伯当主动献城投降。李隐原本是有心想与王伯当叙叙旧的,但想起了王伯当“百步穿杨”的美誉,这才打消了那个念头。
劝降之人在城下喊得嗓子都快干了,王伯当却未现身,李隐知道王伯当这是铁了心要一直追随李密,便不再多言,立即下令全军开始攻城。
双方交战数个时辰,在各种精良攻城器械的配合下,唐军几度就要攻占晋城的城墙,在王伯当亲自带领人马拼杀下,才勉强抱住城池未时。
黄昏之时,李隐下令鸣金收兵,晋城算是暂时保住了,然而任谁都看得出,面对大唐精锐的进攻,这座泽州要地的已是岌岌可危,王伯当要想守住晋城,可谓难上加难。
无论是潞州还是泽州,为李密所占据的时间并不长,人心未尚未归附,大部分的百姓这时仍是以大唐子民自居的,当他们听闻晋王李隐带兵来收复晋城的时候,人人都是大为高兴。
当晚,晋城小吏李高任等人,带领数百名普通百姓于三更时分突然发难,杀死了防守北门的士兵,将北门打开以迎唐军。
李高任夺城门前,并未与李隐取得联系,当他夺得北门派人通知李隐的时候,李隐身边的将领还以为是王伯当的什么阴谋。
不过李隐当机立断,亲率骑兵疾驰晋城北门,然后让苏定方等将领率步兵随后跟上。
李隐很快率领骑兵到达晋城北门,其时王伯当的士兵已开始疯狂反扑,欲重新夺回城门,李高任等人武器简陋,许多百姓手上拿的,都是菜刀、锄头、木棍,所以在王伯当士兵的反扑之下,只不多时已是死伤大半,不过仍死死的以生命护着城门,终于将李隐给等来了。若是李隐稍有迟疑的话,这五百百姓的血只怕就要白流了。
骑兵如洪流般冲入了城中,将那些之前屠杀百姓的那些士兵踏成了肉泥,然后四散冲杀,王伯当军纷纷溃逃,不再抵抗。
在刺史府中的王伯当,在得知北门已失后,大为懊恼,一度组织士兵反攻,但在后来唐军步卒也入了城后,才无奈的带着残部从南门逃出了城,晋城遂被唐军所攻占。
晋城既定,泽州其余的城池也随之纷纷向李隐献降,被李密趁乱所占的两州之 地,于是全部被李隐所收复。
大军在晋城休整了五日,之后继续南下,直往李密的老巢河内郡而去,李隐这是打算趁胜追击,将李密给连根拔起了。
但这时房玄龄却向李隐劝道:“李密留之,对晋王有用,不如夺河内要地而返。”
按照之前房玄龄等人与李隐的定计,是养寇以镇河东,李密若是彻底被消灭了,那河东地区最大的寇可就没了,这与原定的计划相左,所以房玄龄才出言劝谏。
李隐听后,沉默不语,许久好才说自己会再考虑考虑的,房玄龄无奈,只得退了下去,很是想不通李隐对李密的恨意为何如此之大。
李隐虽未做出决定要不要将李密消灭,然而当他率大军到达位于河内郡北部的天井关之时,却忽然传来了惊人的消息,李密竟率兵五千,放弃了自己的老巢河内郡,奔逃河北,投靠窦建德去了!
这个消息传来后,无论是李隐还是其他的将领,都是感到大为诧异,谁也没曾想到李密竟会做出这样壮士断腕的决定。
李密之所以做出如此决定,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
刘武周既败,河东局势渐趋稳定,他李密若想再图谋河东之地,已然是没多大可能。李隐攻潞州、泽州,兵锋甚强,出兵以来,仅仅用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已打到了河内附近,其势难挡。
河内郡北有太行天险,天井关也是天下雄关之一,确实较为容易防守,然而李密知道李隐用兵,向来的正诡相辅自是不会规规矩矩的只攻打关城,是否能守住河内郡,李密并无太大的信心。
在这时,李密听闻窦建德在攻打幽州罗艺时,又遭遇了败仗,实力稍损,于是顿时就起了别的心思。
河东既不可谋,何不谋河北?
一想到这点后,李密原本有些黯然的心便立即再次火热起来。
河北可是个好地方,无论是物产,或是人口、地形,都足以成为争霸天下的基础,当年汉光武帝刘秀,正是凭着河北之地,扫平六合,一统天下的!
再三考虑之后,李密这才毅然的做出了撤离河内郡的决定,带着仅存的五千精锐,投奔窦建德而去了。
李密知道凭着自己现在的实力,是无法用强硬的手段抢得河北的,所以便打算在投靠窦建德后,再对河北徐徐图之……
李密既已主动放弃河内郡,河内郡的豪强至天井关迎接唐军,李隐这下是想不攻占河内,也是不行了,于是挥兵南下,顺顺利利的接管了毫无抵抗能力的河内郡。
赶走了李密,得到了河内郡,这个结果其实也挺好,虽是少了个河东大寇,但河内郡的南面便是河南,乃王世充的地盘,而为王世充无疑的大唐接下来要对付的最主要的敌人之一。
所以李隐虽少了个对付李密的理由,却有了对付王世充的理由,也是可以继续带兵在外的。(未完待续) 展开全部内容
李隐随即挥兵南下,没用多少时间,便将潞州全部收复,然后继续率领大军向泽州进军,一路势如破竹,基本没遇到什么像样的阻拦。
泽州刺史是李密的心腹大将王伯当,他与李隐也算是老朋友了,当年李隐为瓦岗寨十头领的时候,王伯当也已在瓦岗寨,两人虽未深交,但关系也并不算差。
因为兵力不多,所以王伯当将泽州其余城池的兵力,全都集中在了泽州治所晋城,打算死守晋城。
李隐兵围晋城后,让人在城下喊话,劝王伯当主动献城投降。李隐原本是有心想与王伯当叙叙旧的,但想起了王伯当“百步穿杨”的美誉,这才打消了那个念头。
劝降之人在城下喊得嗓子都快干了,王伯当却未现身,李隐知道王伯当这是铁了心要一直追随李密,便不再多言,立即下令全军开始攻城。
双方交战数个时辰,在各种精良攻城器械的配合下,唐军几度就要攻占晋城的城墙,在王伯当亲自带领人马拼杀下,才勉强抱住城池未时。
黄昏之时,李隐下令鸣金收兵,晋城算是暂时保住了,然而任谁都看得出,面对大唐精锐的进攻,这座泽州要地的已是岌岌可危,王伯当要想守住晋城,可谓难上加难。
无论是潞州还是泽州,为李密所占据的时间并不长,人心未尚未归附,大部分的百姓这时仍是以大唐子民自居的,当他们听闻晋王李隐带兵来收复晋城的时候,人人都是大为高兴。
当晚,晋城小吏李高任等人,带领数百名普通百姓于三更时分突然发难,杀死了防守北门的士兵,将北门打开以迎唐军。
李高任夺城门前,并未与李隐取得联系,当他夺得北门派人通知李隐的时候,李隐身边的将领还以为是王伯当的什么阴谋。
不过李隐当机立断,亲率骑兵疾驰晋城北门,然后让苏定方等将领率步兵随后跟上。
李隐很快率领骑兵到达晋城北门,其时王伯当的士兵已开始疯狂反扑,欲重新夺回城门,李高任等人武器简陋,许多百姓手上拿的,都是菜刀、锄头、木棍,所以在王伯当士兵的反扑之下,只不多时已是死伤大半,不过仍死死的以生命护着城门,终于将李隐给等来了。若是李隐稍有迟疑的话,这五百百姓的血只怕就要白流了。
骑兵如洪流般冲入了城中,将那些之前屠杀百姓的那些士兵踏成了肉泥,然后四散冲杀,王伯当军纷纷溃逃,不再抵抗。
在刺史府中的王伯当,在得知北门已失后,大为懊恼,一度组织士兵反攻,但在后来唐军步卒也入了城后,才无奈的带着残部从南门逃出了城,晋城遂被唐军所攻占。
晋城既定,泽州其余的城池也随之纷纷向李隐献降,被李密趁乱所占的两州之 地,于是全部被李隐所收复。
大军在晋城休整了五日,之后继续南下,直往李密的老巢河内郡而去,李隐这是打算趁胜追击,将李密给连根拔起了。
但这时房玄龄却向李隐劝道:“李密留之,对晋王有用,不如夺河内要地而返。”
按照之前房玄龄等人与李隐的定计,是养寇以镇河东,李密若是彻底被消灭了,那河东地区最大的寇可就没了,这与原定的计划相左,所以房玄龄才出言劝谏。
李隐听后,沉默不语,许久好才说自己会再考虑考虑的,房玄龄无奈,只得退了下去,很是想不通李隐对李密的恨意为何如此之大。
李隐虽未做出决定要不要将李密消灭,然而当他率大军到达位于河内郡北部的天井关之时,却忽然传来了惊人的消息,李密竟率兵五千,放弃了自己的老巢河内郡,奔逃河北,投靠窦建德去了!
这个消息传来后,无论是李隐还是其他的将领,都是感到大为诧异,谁也没曾想到李密竟会做出这样壮士断腕的决定。
李密之所以做出如此决定,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
刘武周既败,河东局势渐趋稳定,他李密若想再图谋河东之地,已然是没多大可能。李隐攻潞州、泽州,兵锋甚强,出兵以来,仅仅用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已打到了河内附近,其势难挡。
河内郡北有太行天险,天井关也是天下雄关之一,确实较为容易防守,然而李密知道李隐用兵,向来的正诡相辅自是不会规规矩矩的只攻打关城,是否能守住河内郡,李密并无太大的信心。
在这时,李密听闻窦建德在攻打幽州罗艺时,又遭遇了败仗,实力稍损,于是顿时就起了别的心思。
河东既不可谋,何不谋河北?
一想到这点后,李密原本有些黯然的心便立即再次火热起来。
河北可是个好地方,无论是物产,或是人口、地形,都足以成为争霸天下的基础,当年汉光武帝刘秀,正是凭着河北之地,扫平六合,一统天下的!
再三考虑之后,李密这才毅然的做出了撤离河内郡的决定,带着仅存的五千精锐,投奔窦建德而去了。
李密知道凭着自己现在的实力,是无法用强硬的手段抢得河北的,所以便打算在投靠窦建德后,再对河北徐徐图之……
李密既已主动放弃河内郡,河内郡的豪强至天井关迎接唐军,李隐这下是想不攻占河内,也是不行了,于是挥兵南下,顺顺利利的接管了毫无抵抗能力的河内郡。
赶走了李密,得到了河内郡,这个结果其实也挺好,虽是少了个河东大寇,但河内郡的南面便是河南,乃王世充的地盘,而为王世充无疑的大唐接下来要对付的最主要的敌人之一。
所以李隐虽少了个对付李密的理由,却有了对付王世充的理由,也是可以继续带兵在外的。(未完待续)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