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73章 海上偶遇

按照我最初的设想,就以我们目前的进度,要实现三十万人口的目标,起码需要五年上下的时间。

但没想到被这些家伙坑了一回,按这个进度下去,只怕不要两年我们就能实现这个愿望了。

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成为一国之主,作为曾经的屌丝的我,不免内心里又有些忐忑不安了。

当然,共和的事情我不是没想过,但和我一同穿越过来的四个女人都说了,要是我真的打算实现共和,首先得和他们中的三个人离婚。也不知道她们从哪里听来的消息,共和国就一定只能一夫一妻?她们是真的没有见过那些领导们都是动辙三妻四妾,无论公开的还是掩蔽的?

好吧,为了继续保住自己的女人们不被别人盯上,帝制就帝制吧。曾经生在共和国长在旗帜下,对封建帝制深恶痛绝的我,自己却要身体力行,有时候想想,真的是造化弄人呵。

不过徐翠芬说得对,对于目前的我们,什么样的体制能极快的聚集力量和人气,什么体制能让我们获得快速的发展,什么体制能有更有效率,我们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体制。现在这里的人们都是从全国各地流落到此的难民,宗族和国家的概念仍需要重新构造。或许,一个强有力的封建体制更有利于大家将力量使往一块。

既然人家能保持几十年不动摇,咱们为什么不能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发展自己,并在发展中实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感化呢。要是咱也能活到八十几岁,五十年后,或许咱们真的能共和一把也说不定。

只是,若真的有共和的一天,会不会有较真的人们抓住我的私生活不放,甚至大肆攻击俺中饱私囊,把北海这里最好的半岛给自己用作了建设私家庄园呢。

一想到这里,就感觉共和国的设想,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挖的一个坑,就不由得有些不寒而栗。可若是我不去推行民智开化的政策,我就真的能一直把世人蒙骗下去?

这样做莫说过不了自己的良心一关,但世人总会觉醒的。若有那天,让世人知道我的愚昧政策只是为了自己的私欲泛滥,我向世人展示的光辉伟大高尚的形象,背后原来全部是男盗女娼的东西,那么,世人还会相信我所说的话么?哪怕我说的是无比正确的。

他们会不会因为对于我个人的反感,向着一个更深的深渊滑去。一如后世的人们,在一个超乎理性的和人性的所谓公平社会里沉浸,一旦发现所谓的公正和谐、正义良知只是有心人有心为之的愚昧的自欺,不过是为了让统治阶级更好的愚弄世人,满足自己我,不知道那样的社会会不会向着道德的另一面深陷而无法自拔?

管不了那么多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我不能不理会我身后的洪水涛天,儒家思想还是有许多正面的思想,至少让自己的身后名声,在世人眼中有一个正面的评价,而不是成为后人眼中的独夫和刽子手,让后人评价我的时候,起码能公正的说上一句,这是一个为了公正自由努力过的人,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虚荣,把这世界上最起码的道德底限都颠覆的反人类者。

想通了这些,我便想到要干些具体的事。

如今的总督府下,各个县市都是高度的自治,除了军队在张名振和张春宝的牢牢控制下

之外,最花费精力的,也就是移民工作了。

按照原本的历史,张名振本来在今年就将死去了。虽然历史上对他的死因猜测不一,但由老爷子酒后吐露的话来看,只怕永乐王朝对他手握重兵的事并不希望,而那位伟大的国姓爷,只怕也在其中起了不光彩的作用。

当然,无论是出于反清,还是为了个人私欲,集中权力的做法本也没有错,但在反清的大旗最终倒下的前提下,永乐王朝的做法显得并不高明。因此,张老爷子能选择来到这里,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了。

为了尽快把手下的人手带过来,老爷子甚至在张春宝的陪同下,亲自返回崇明去了。与他同行的,是最新的十一艘千吨级的蒸汽机巨舰。

而已经年近六十岁的冯敬德老船长,也似乎焕发了青春的光彩,催赶着手下的船工日夜赶制新船,甚至为了尽快的将船装上蒸汽机,他老人家蹲在斯内德的办公里三天三夜。逼着人家把蒸汽机赶制出来才放过人家。

我知道,一旦真的建国,我以后再外出的机会只怕不多了,因此抓住眼前的这些时光,我也要四处去看看。再说了,出了杜永和的事件之后,对于这时代的儒生们,我不再那么信任了,而远在海的那边的胡昌明和马得功,他们都是传统的儒士,而更重要的,他们掌握的地方,正是我们的船队要经过的要道,要是他们有了私心,那无疑是给我们自己脖子上上了一道绞索。

想起这里,我不由后悔自己当初对他们的放任管理,只是不知道,马得功和胡昌明等人,在权欲面前,是如何的选择,但有杜永和的前车之鉴,我内心却是感到十分的不安。

张老爷子的这十万人,可以确定的是,他们不太可能成为我们合格的兵士来源,但却绝对会是一群合格的农民。

一群从来没有过土地的人,突然间有了自己的土地,而且最少每家有百多亩之多,我不知道他们将会用多大的热情来接受这些,但就看老爷子这兴奋劲,一听说每家每户都能分到田地,他甚至连自己的反清复明的任务都忘记了。

而只有汉民族这个将农耕发展到极致的群体,才会对土地有如此深情的感情。曾记得穿越前,我每当回家的时候,就是帮着老父母收拾着家里的那几分地,虽然那一小块地里的收入根本不足以养活父母亲,甚至一年下来的开销,只怕比收入少不了多少,可父亲仍乐此不疲。

后来我才明白,作为一个真正的农民,是见不得耕荒芜地。因为只要还能正常的种地,就能有所收获,就能养活一家人,而养活一家子,这在千百年来,可不就是汉民族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

因为我们的生性让我们不善掠夺,于是,为了好好的生活下去,我们便只有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热情倾注在这片黑土地上,而最终,我们不仅收获了一个强大的民族,更收获了数千年不绝的文化。

有时候真正想起来,我们的勤劳倒也未必完全是件好事。

而一旦这十万的农民投入到这片土地上,我开始有点担心我们的粮食将来要卖给谁。或者,为了保护这里比较薄弱的生态,我得先他们设定一个环境保护条例?

当然,这些都是杞人忧天之举,将手头上的事情分派下去之后,

我立下决心,决定要在自己正式建国之前,好好的巡视一番自己的领地才是。

张春宝如今正全力的协助着张老爷子整治军队,安置新移民,别看张春宝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以前除了我,他谁都不怕,现在却被张老爷子收拾得服服帖帖的,我也乐得其成。

我这便宜的岳父看样子是真紧张这十万手下,我倒不要再担心他有其它的想法。再说,他在这里唯一的亲人就是张真真,家里其它儿女,虽然派了人去,人家愿不愿意来这里还另说,他一把年纪的人了,也确实没有萌生其它想法的理由。

至于其它各县市的建设,自有各县市的领导人在全力运作。偌大的总督府,如今最重要的两件事情——治安和移民安置,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了,我也难得抽出空出去走走了。

维稳责任重于泰山,再说我们总共也才不到两千的防卫力量,还要预防新移民的各种不测,这次出门不敢声张太大,只是让李武挑了百来个好手,仍是驾了我们的启航号,便往外小岛的昌平市出发。

李武自从从朱立新身边撤回来之后,一直处于无所事事之中。出于对倭人凶残狠毒的深刻认识,我一直不敢把咱自己的同胞交给他去收拾,再怎么说,这些也是咱人民内部矛盾,不应该采用他那些狠毒的手段。

我不是不知道他的想法,他一直念念不忘的要回去找那个夺去他家产田地的大名报仇,可他更知道如今的我手头的人力的缺乏,他也不好意思开口。

不过,在他的妹妹嫁给了李大仁之后,他自己也如愿的娶了个汉人女子成了家,算是彻底的把心安定了下来。如今的汉人对倭人的心理优越感可不是一点,那个长相其也挺一般的汉人女子一听说要嫁给个东洋人,打死都不愿意,可还是耐不住人家的软磨硬缠,再加上我的推波助澜,也不得不委曲求全的从了李武。

所谓风水轮流转,在我看来,这时代的日本人和后世的一样狠毒辛辣,但却有一点不同,现在的日本人,还是仰望我们的,所以,他们就敢想捞点好处,也只敢偷偷的来,就算是做倭寇,也要在汉人的带领下才敢。而后世的倭人,看咱却是以一副居高监下的姿态,还没有经历甲午之耻的日本人,咱们确实不该太把他们当回事。

启航号装备了足够的油料,以及胡昌明可能用得上的补给,还顺带给他带了百来个青壮,也算是对他的帮助,轻车熟路的便出发了。

真的得怪自己的运气确实一般,出来的时候风和日丽的,刚走了百十里地,海上突然狂风大作,巨浪涛天。

虽然这时候的启航号身板也不算小,等闲的风浪也不怕,可受过几次惊吓之后,我的胆也变小了,立即便下了命令:“减缓前进,保持稳定。”

并要求船上所有人对船只再一次进行了检查和加固。

“大人,快看,”心绪刚刚平复下来,却听水手一声尖叫,“快看,前面有一条船,哇,看这样子,它马上便要翻了。”

顺着水手的手势,果见海上一艘破败不堪的船,被狂风肆虐地掀起,然后又重重的扔下,我似乎能听到木板被风撕裂的声音,感觉自己仿佛就置在这艘船上一般,只要再被风摔一次,船就会四散开来。

(本章完)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