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杨广幸江都
留守,本是指“留置驻守”的意思,杨广称帝后,因时常巡游各地,都城洛阳、西京长安等地不得不派人暂时看守,便设置了留守的正式官职,长官都是有军事权利的,但都是临时性质。
大业七年以来,各地多有叛乱,所以各地开始广泛的任命留守,李渊现在被任命为太原留守,其实便是太原郡的最高长官了。
由于虎贲将军潘长文不久前才带太原郡之兵惨败身死,所以现在太原郡的兵马并不多,只有一万三千左右,不过由于李隐的到来,大大的增强了太原郡的实力。
李隐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到了晋阳城后,李渊便召集了太原郡一万士兵,与李隐一同杀向甄翟儿叛军。
李隐自从成为酸枣鹰扬府校尉以来,几乎每年都会与各种叛军交战,经验可谓丰富,对叛军的优缺点了然于心。
甄翟儿别看说是有十多万,但却不见得强到那里去,因为这种规模的叛军,光是随军而行的家属,只怕不下三万,弱点颇多,只要将其弱点暴露,想要击败并不难。
李渊、李隐率军在太原郡南边的西河郡追上了甄翟儿军,双方决战于西河郡的雀鼠谷。
《水经注》卷六汾水注曰:“在界休县之西南,俗谓之雀鼠谷,数十里间道险隘。”雀鼠谷在汉魏时期称“冠爵津”,冠爵是颧雀的谐音,颧雀是一种力大无朋的鸟,冠爵津之意自然便是说只有颧雀这种鸟才能飞越四周的峭壁,由此可见雀鼠谷地形之险。
王威见甄翟儿人多势众,心中胆怯,于是向李渊提议撤退,李渊一阵好说好劝,才将王威稳住。
甄翟儿的军队最后列阵十余里长,李渊将部队分为两阵,第一个阵是主阵,但阵中却全是军中的老弱,李渊让他们多树旗帜,后面还放了许多辎重。
第二阵才是主力所在包括李隐的五千骑兵,以及挑选出来的七千精锐步兵,共计一万两千人,埋伏在雀鼠谷中的西侧。
李隐的骑兵则又列为左右两队,一队李隐亲自率领,一队由刘弘基率领,李隐的副将有苏定方、黄君汉等,而刘士弘的副将则有李世民等人。
甄翟儿军率先出击,甄翟儿以为李渊在主政之中,便率大军直往主阵而去,轻易的将主阵击溃,但士兵见到留在原地的众多辎重后便争相抢夺,这一幕与李隐几年前在济水之畔击溃“卢公郭方预何其相似?
可惜,甄翟儿并没有看过当年的那一幕。
就在甄翟儿渐渐陷入混乱的时候,李渊亲自率领一万两千大军杀来,李渊自领精锐步兵击甄翟儿中军,而李隐、刘弘基则率骑兵从侧翼袭击,彻底将甄翟儿军的队伍搅乱,然后合围中军,甄翟儿于是只好仓皇撤退,大败而逃,最后被苏定方斩杀于雀鼠谷谷口,李渊军大获全胜。
此战之后,李渊军缴获甄翟儿这些日子掠夺而来的物资无数,为了犒劳李隐,李渊派人将这些物资送了一半到雁门郡。
李渊还在甄翟儿的残兵中,收编了八千多人人,实力增强了不少。
七月末,江都新制造的龙舟完工,送到东都,杨广肚子中的蛔虫宇文述立即上奏劝杨广巡游江都。
右候卫大将军、酒泉人赵才劝阻道:“如今百姓疲惫劳苦,国库空竭,盗贼蜂起,禁令不行,希望陛下返回京师,安抚天下百姓。”
杨广勃然大怒,把赵才交司吏处治,过了十天,杨广才平息了怒气,将赵才放出。
朝中的大臣都不想让杨广出行,但杨广去江都之意非常坚决,没有敢于进谏的人。
建节尉任宗上书极力劝谏,当天就在朝堂上被用杖打死。
八月,杨广他命令越王杨侗与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检校民部尚书韦津(韦津是北周名臣韦孝宽的儿子)、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人共同负责留守东都之事,然后开始乘龙舟,起驾去江都。
杨广原本是想让樊子盖主持洛阳事宜的,但樊子盖却在七月初八那天得病去世了。
杨广离开洛阳前,以诗向宫人留别,诗曰:“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
杨广的车驾出洛阳前,奉信郎崔民象以盗贼充斥全国为由,在建国门上表劝阻江都之行,杨广勃然大怒,先让人摘掉了崔民象的下巴,然后下令将他处死。
八月五日,杨广到达汜水,奉信郎王爱仁又上表请求杨广返回回洛阳或西京,杨广眉头都没皱一下,下令杀死王爱仁又继续南行。
到达梁郡,梁郡有人半路拦阻杨广的车驾,上书道:“陛下若是一定要巡游江都,天下就将不是陛下的了!”杨广又将上书的这个路人甲杀死。
这些人明知杨广嗜杀,却仍是义无反顾的站出来劝杨广不要去江都的原因,是大家都如那个被杀的路人甲一样知道,杨广真的去了江都,这个天下将真的要变天了。
此时的天下,叛贼四起,杨广如果坐镇天下中心的洛阳或是根基之地的长安,尚能号令天下,但要是去了江都这种偏居之地,政令不行,诏令不通,还怎么号令天下?
“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几乎在一夜之间,这首叫《桃李章》的歌谣便传遍了大江南北,许多有异心的人知道成大事的时候终于到了,立即活跃起来。
蒲山郡公李密自杨玄感将败的时候就开始逃亡,他先是去河北投奔了叛军郝孝德,郝孝德对李密不以礼相待,李密又去投奔王薄,王薄也不把他作为特殊人物看待,对他不怎么重视。
李密在刚开始逃亡的两年日子里,过得十分困顿匮乏,到了剥树皮吃的地步。
后来,李密隐藏在淮阳郡的村舍里,改换姓名,聚徒教书,但偶然之下说出了一些叛逆的言论。惹起了郡县官员的怀疑,要去抓捕他,李密又再次逃走,最后到了他妹夫雍丘县令丘君明家。
丘君明不敢留李密住下,就把李密转送到游侠王秀才家藏匿。(未完待续) 展开全部内容
大业七年以来,各地多有叛乱,所以各地开始广泛的任命留守,李渊现在被任命为太原留守,其实便是太原郡的最高长官了。
由于虎贲将军潘长文不久前才带太原郡之兵惨败身死,所以现在太原郡的兵马并不多,只有一万三千左右,不过由于李隐的到来,大大的增强了太原郡的实力。
李隐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到了晋阳城后,李渊便召集了太原郡一万士兵,与李隐一同杀向甄翟儿叛军。
李隐自从成为酸枣鹰扬府校尉以来,几乎每年都会与各种叛军交战,经验可谓丰富,对叛军的优缺点了然于心。
甄翟儿别看说是有十多万,但却不见得强到那里去,因为这种规模的叛军,光是随军而行的家属,只怕不下三万,弱点颇多,只要将其弱点暴露,想要击败并不难。
李渊、李隐率军在太原郡南边的西河郡追上了甄翟儿军,双方决战于西河郡的雀鼠谷。
《水经注》卷六汾水注曰:“在界休县之西南,俗谓之雀鼠谷,数十里间道险隘。”雀鼠谷在汉魏时期称“冠爵津”,冠爵是颧雀的谐音,颧雀是一种力大无朋的鸟,冠爵津之意自然便是说只有颧雀这种鸟才能飞越四周的峭壁,由此可见雀鼠谷地形之险。
王威见甄翟儿人多势众,心中胆怯,于是向李渊提议撤退,李渊一阵好说好劝,才将王威稳住。
甄翟儿的军队最后列阵十余里长,李渊将部队分为两阵,第一个阵是主阵,但阵中却全是军中的老弱,李渊让他们多树旗帜,后面还放了许多辎重。
第二阵才是主力所在包括李隐的五千骑兵,以及挑选出来的七千精锐步兵,共计一万两千人,埋伏在雀鼠谷中的西侧。
李隐的骑兵则又列为左右两队,一队李隐亲自率领,一队由刘弘基率领,李隐的副将有苏定方、黄君汉等,而刘士弘的副将则有李世民等人。
甄翟儿军率先出击,甄翟儿以为李渊在主政之中,便率大军直往主阵而去,轻易的将主阵击溃,但士兵见到留在原地的众多辎重后便争相抢夺,这一幕与李隐几年前在济水之畔击溃“卢公郭方预何其相似?
可惜,甄翟儿并没有看过当年的那一幕。
就在甄翟儿渐渐陷入混乱的时候,李渊亲自率领一万两千大军杀来,李渊自领精锐步兵击甄翟儿中军,而李隐、刘弘基则率骑兵从侧翼袭击,彻底将甄翟儿军的队伍搅乱,然后合围中军,甄翟儿于是只好仓皇撤退,大败而逃,最后被苏定方斩杀于雀鼠谷谷口,李渊军大获全胜。
此战之后,李渊军缴获甄翟儿这些日子掠夺而来的物资无数,为了犒劳李隐,李渊派人将这些物资送了一半到雁门郡。
李渊还在甄翟儿的残兵中,收编了八千多人人,实力增强了不少。
七月末,江都新制造的龙舟完工,送到东都,杨广肚子中的蛔虫宇文述立即上奏劝杨广巡游江都。
右候卫大将军、酒泉人赵才劝阻道:“如今百姓疲惫劳苦,国库空竭,盗贼蜂起,禁令不行,希望陛下返回京师,安抚天下百姓。”
杨广勃然大怒,把赵才交司吏处治,过了十天,杨广才平息了怒气,将赵才放出。
朝中的大臣都不想让杨广出行,但杨广去江都之意非常坚决,没有敢于进谏的人。
建节尉任宗上书极力劝谏,当天就在朝堂上被用杖打死。
八月,杨广他命令越王杨侗与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检校民部尚书韦津(韦津是北周名臣韦孝宽的儿子)、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人共同负责留守东都之事,然后开始乘龙舟,起驾去江都。
杨广原本是想让樊子盖主持洛阳事宜的,但樊子盖却在七月初八那天得病去世了。
杨广离开洛阳前,以诗向宫人留别,诗曰:“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
杨广的车驾出洛阳前,奉信郎崔民象以盗贼充斥全国为由,在建国门上表劝阻江都之行,杨广勃然大怒,先让人摘掉了崔民象的下巴,然后下令将他处死。
八月五日,杨广到达汜水,奉信郎王爱仁又上表请求杨广返回回洛阳或西京,杨广眉头都没皱一下,下令杀死王爱仁又继续南行。
到达梁郡,梁郡有人半路拦阻杨广的车驾,上书道:“陛下若是一定要巡游江都,天下就将不是陛下的了!”杨广又将上书的这个路人甲杀死。
这些人明知杨广嗜杀,却仍是义无反顾的站出来劝杨广不要去江都的原因,是大家都如那个被杀的路人甲一样知道,杨广真的去了江都,这个天下将真的要变天了。
此时的天下,叛贼四起,杨广如果坐镇天下中心的洛阳或是根基之地的长安,尚能号令天下,但要是去了江都这种偏居之地,政令不行,诏令不通,还怎么号令天下?
“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几乎在一夜之间,这首叫《桃李章》的歌谣便传遍了大江南北,许多有异心的人知道成大事的时候终于到了,立即活跃起来。
蒲山郡公李密自杨玄感将败的时候就开始逃亡,他先是去河北投奔了叛军郝孝德,郝孝德对李密不以礼相待,李密又去投奔王薄,王薄也不把他作为特殊人物看待,对他不怎么重视。
李密在刚开始逃亡的两年日子里,过得十分困顿匮乏,到了剥树皮吃的地步。
后来,李密隐藏在淮阳郡的村舍里,改换姓名,聚徒教书,但偶然之下说出了一些叛逆的言论。惹起了郡县官员的怀疑,要去抓捕他,李密又再次逃走,最后到了他妹夫雍丘县令丘君明家。
丘君明不敢留李密住下,就把李密转送到游侠王秀才家藏匿。(未完待续) 展开全部内容